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自然教育,为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们在玉屏山的丛山峻岭中开展植物拓印、森林漫步、庇护所搭建等特色活动,这是眉山悦兴镇中心小学组织开展的自然教育体验课堂。此次活动共建共享自然教育多元课堂,积极引导学生丰富自然文化内涵,交流自然文化理念,探究自然文化路径,引导学生感知自然、认识自然 、热爱自然,进而保护自然。
开在绿水青山间的课堂让孩子们雀跃不已。近年来,青少年自然教育课程日益增多,相关数据显示,自2019年首届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参与各类自然教育实践的受众年均近千万次,各类自然教育机构迅速发展至近2万家。
是什么点燃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自然教育的热情?
最大的原因是当代青少年在电视、电脑、网络游戏等高科技的冲击下,缺失了对自然的亲近之感,他们越来越沉迷于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从而有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这折射一度“去自然化”的城市里“自然缺失症”的蔓延。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时加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家长与学校更加重视自然教育课程的开展,呼吁更多的青少年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去更深层次地了解生命、建立更好的生活态度。
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健看来,除了年轻家长对“自然缺失症”的警惕之外,相关政策的完善也为青少年自然教育的爆发式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林草、旅游、教育等各类‘十四五’规划,都对自然教育、自然体验、自然游憩等做出了明确部署。加之‘双减’政策的出台,孩子有了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这些都为自然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当前,青少年自然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各相关部门将自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尽管有关教育部门对青少年自然教育开展了青少年森林研学、依托自然保护基地开展相关保护活动等科学教育活动,但是教育部门对于制度安排不够体系化,各有关主体参与度不够等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次,学校的自然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各级学校参与自然教育实践差异性明显。学校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形式较单一,活动形式的开展多局限于固定的户外活动。自然教育在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的覆盖率相比较于广大乡村城市差异较大,乡村学校对于自然教育的开展远远不能达到城市学校的水平,各级学校自然教育水平差距明显。除了有关部门与学校作为自然教育的主体开展教育活动,相关的课外自然教育机构也是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的一大课堂。与此同时,相关课外机构也存在不少隐患,如何保障青少年开展自然教育的安全,各机构开展活动的水平参差不齐,资质存疑等等也是自然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面向未来,积极推动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应该在强化政策引领,探索有效实践模式、促进育人融合联动上下功夫。相关自然资源部门加强与学校合作,形成推进自然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工作合力。各级学校要加强自然教育课程发展创新,各级学校要把握国家公园立法、湿地保护立法等新机遇,建设更多高效优质的自然教育课堂,增强自然教育对于青少年课外拓展的吸引力。
作为秦岭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广播电视台播音部主任、节目主持人孙维一直致力于自然教育工作。
她提议:加强青少年自然教育工作的部门协作和财政投入,形成以教育、林草、财政、文旅、共青团等部门紧密合作的发展格局。依托自然保护地、城市公园、乡村公园、科普场馆等资源,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政策支撑,逐步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自然教育体系。同时,加大财政投入,高质量建设各类青少年自然教育体验基地。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