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翻看名单,可以发现,拟表彰对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以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为主体。一个个名字,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创造力。他们凭着热爱、匠心,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劳动光荣过时了、能工巧匠不吃香了。这种观念影响着一些人的价值判断和职业选择,“划水”“躺平”“摆烂”成为了这些人的生存哲学,“干得少赚钱快”成了部分人的择业标准。有人追问:今天,劳动还是一种光荣吗?
为何会产生这种疑问?首先,伴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数字化、网络化已经融入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意义上“劳动”的认知,“看不见”的劳动增加;其次,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的比重明显提高;除此之外,还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佛系”观念等思想入侵,在青年群体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有人觉得今天的工作很苦,或许会幻想有一天不用劳动、坐享其成。但自古以来,勤奋劳动的基因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昏晨力作,夜以继日”“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中华农耕文明孕育了中华儿女质朴勤劳的品格,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靠劳动创造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与“劳动”二字紧密相连。
劳动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论劳动手段、劳动方式如何发展变迁,不论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变化,劳动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共识,关键是为劳动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生态”。
劳有所得是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求。当前,新一代00后正走向社会,当代年轻人的教育背景以及成长环境等,决定了他们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劳动者。网络主播、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大量新的工种应运而生,互联网时代新型劳动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此,国家和有关部门应时而变、顺势而为,保障广大传统劳动者获得感的同时,将目光投向新业态的劳动者,从社会保障、成长空间和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出台新政、新规,保证劳动者的稳定和发展。
每一个劳动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创造的过程,每一份辛劳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平凡的普通劳动者同样值得尊重。前不久,北京地铁上乘客辱骂邻座乘客的事件在网络引起讨论,“衣服脏”就是要饭的?恰恰相反,那是朴素劳动者辛勤打拼的证明。北京日报对此评论:北京地铁,永远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任何对劳动者的歧视都该被逐出车厢。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美好的生活都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无论在何种年代,劳动光荣永不过时。作为新时代劳动者的我们需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坚持真抓实干、锚定奋斗目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每一滴汗水,都值得铭记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
所有圆满与美好,都来自脚踏实地的耕耘
五一劳动节
致敬每一位奋斗的劳动者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