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春分,这个极具魅力的节气已悄然而至。当古人的诗句穿越千年,依然能让我们触摸到春分的脉搏。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季九十日平分,所以称为“春分”。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一年之中昼夜几乎均分的时刻。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都能享受到相等的白天和黑夜。这个暗藏天地平衡之道的节气,不仅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更是一部写满生活智慧的节气百科全书。
春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天文现象,更是中国乃至世界许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感受传统节气的魅力,成都部分学校开展“春分”主题教育活动:成都东部新区英明小学校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为学生们介绍春分的由来、习俗和天文知识。从“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到“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春分在农耕文化和传统历法中的重要地位。
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开展春分节气教育活动,在“班级主题展示环节”中,小朋友们用视频分享了他们的春分体验,并号召全园小朋友一起体验更多的春分习俗。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探寻春分节气的气候特征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除了春分,还有夏至、谷雨、小雪等等节气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内容丰富,综合了天文学、气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富有生机的文化宝藏。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学校开展二十四节气教育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等各环节,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二十四节气与民俗文化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对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探寻自身根源、增强归属感意义非凡。
首先,探索二十四节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学习二十四节气,从立春到立夏再到霜降、大寒的节气变化,学生从身边的风雨雷电、四季转换等现象认识自然界的变化,养成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促进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
其次,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学习,用眼睛观察现象,用语言交流感受,用双手描绘和记录,在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促进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最后,探索二十四节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二十四节气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探索不同节气的表现和自己感受季节、衣着的变化,能够促使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节气的特点、人们的行为,理解节气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码的“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华先祖探索自然宇宙的智慧结晶。加强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和保护,将其与时代相融合并发扬传承下去,是当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北京古观象台的圭表测量发现:春分的影长为六尺六寸六分。祝您666大顺!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