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日前,山东、广西等多地人社部门宣布,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核心内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放宽毕业时间的限制,比如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2年,甚至近3年内毕业。第二,上过班、缴纳过社保不再作为否定项,也可视为应届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民生大事。为保障应届生就业,国家和地方公务员,国企及事业单位的岗位招聘不断向应届生倾斜。应届生放宽认定标准引起众声喧哗,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大众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放宽标准影响的并不仅仅只是每年一届的应届生,更涉及更多就业主体。
为何要放宽应届生标准?
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应届生标准是一张单向船票,一些学生为了保住应届生身份,选择缓就业、慢就业,乃至不就业。这种应届生慢就业的情况正呈现蔓延趋势:智联招聘今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生慢就业的比率达到19.1%。《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去年一项调查还显示,73.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身边有选择延迟毕业的同学;而42.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延迟毕业是希望保留应届生身份。
而从高校角度来说,高校重视学生就业率,让学生被迫放弃应届生身份。有的学校甚至强迫让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制造就业数据的虚假繁荣。种种现实困境都说明传统的应届生身份制度已经不适应当下社会现状,改革迫在眉睫。
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之争,最终还是要回到就业的关键问题上。近日,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已在2025届校招要求上,放宽了对应届生毕业年限的要求,希望主动招聘更多人才。可见,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以积极的姿态化解“就业难”的问题。从网友“我又成应届生了”的发言,也可以感受到大家对于放宽标准后择业呈现更多可能性的强烈需求。
应届生放宽认定标准只是其中一项举措,不断消除就业歧视,改善就业环境才是“题中真意”。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建议淡化“应届生”身份的同时,也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取消公布各高校就业数据统计信息,把对毕业生“就业率”或“就业去向落实率”统计的追求,改为对学校学科设置合理性、教学质量以及综合就业服务工作有针对性的考核;让学校要把功夫下在改进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上。
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讲,除社会与企业积极探索之外,能够对大学生就业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学生自身从心理消除“应届生”标签,无论怎样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给人才创造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积极地去迎接挑战。在求职中克服一蹴而就,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职业生涯,或许能缓解“我是不是应届生”的焦虑,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