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一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3名新晋“太空教师”介绍和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授课期间,航天员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解析。
从2013年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第一次进行太空授课,到去年12月神舟十三号的首次“天宫课堂”,不难看出,航天人们试图用课堂,或者说教育这一形式,将太空的奥妙揭示给每一个人,让更多人对我们头顶这一片星空产生好奇和绮丽的想象。
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首次开设“天宫课堂”
中国人的飞天梦从很早以前便已显露,这点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窟壁上便可窥见一二。飘逸多姿的飞天已成为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形象,即使历经千年,我们也不难从这些绚烂的颜色和灵动的姿态中看出当时人们对飞天的喜爱与向往。
除了这些具象,古代中国人还用一个个神话故事来寄托自己关于飞天的瑰丽想象。因偷吃灵药而飞向广寒宫的仙子嫦娥、每天飞翔于远山和东海之间的神鸟精卫、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还能随意出入天宫的孙悟空,甚至古代爱情故事里的梁祝最后的结局也是化为蝴蝶翩翩然飞走。
二
人们对飞翔的渴望,似乎比想象的更热烈一些,以至于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最终决定坐上装有47支火箭和两只大风筝的椅子。
万户雕塑形象
如果万户晚几百年出生,或许他也能看到在1964年,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在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甚至在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让杨利伟这个名字被永远记录在中国太空事业史上。
杨利伟参加了中国科技馆的航天主题科学课
又或许,万户对飞上天的向往推着他继续向前,不做一个旁观者,一个鼓掌的人,而是加入进去,成为中国航天摘星队的一员。
在1962年,大风吹起沙石的戈壁滩上,万户也许会跟随钱学森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勘察“东风2号”导弹发射基地,顶着荒漠的苦寒和低落的士气,寻找导弹坠毁留下的残骸。大风呼啸,但万户却能听清钱学森的话:“我在美国,每写一篇重要的论文,成稿没几页,可是底稿却装了满满一柜子。科学试验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试验呢?”
在拥挤的火车上,年轻的万户也许会和其他技术人员跟随他们的老师陈芳允一起四处奔走、研发测控,只为了让“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之后能“看得见”、“抓得住”。即使在火车上只能站着,口中谈的,脑中想的,也依然是工作,直到“东方红一号”发射那天,他们在街头听见了《东方红》的乐曲声!
再后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天宫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也有了“中国家”。“悟空号”发射升空,这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测任务。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飞天的渴望,正在被我们用科技一步步实现,从星与月到无穷的宇宙,我们将目光看向了更广阔的地方。
2021年6月17日,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驾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并在轨驻留3个月,图为航天员出舱,太空视角看地球
三
为什么要开设“天宫课堂”?要知道,50分钟的课程背后是航天系统专家、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中小学教师等许多人共同的努力。在开课前,航天员会反复测试,保证实验效果,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地面的专家组,对实验内容进行确认和沟通,最终,才能达到我们在直播课堂里看到的效果。
学生在河南省科技馆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目前,航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即的“阳春白雪”,只有少数人能亲眼看到宇宙的壮阔,而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青少年们抬头有屋顶和光污染,低头是手机和平板,看到真正的星空已是不知道多久以前的事,他们的脑海中还会有对“摘星”的向往吗,还有对宇宙的好奇吗?
于是,“天宫课堂”成为一种激励与传承。用这个特殊的课堂激励青少年们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也将世世代代人们对飞天的渴望传承下去。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