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开学先测体重指数(BMI)、校园上新健康餐……最近,不少中小学校都在实施儿童青少年科学减重计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一时之间,“体重管理”成为热议的焦点。其中,中小学生的超重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有研究预测,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翻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这则来自未来的预警信息值得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肥胖有一定概率会延续至成年期肥胖,使其成为未来几十年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如何让中小学生保持健康体重,家校社又该如何合力?
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减重,他们认为孩子小时候胖一点没关系,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儿童肥胖不仅是外在体形的变化,更是滋生慢性疾病的土壤,易导致代谢性疾病、性早熟、心理障碍等。家长需要为孩子奠定健康基础,通过营造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与孩子共同学习营养知识,共同制定家庭食谱,让孩子参与到健康生活的规划中来。
学校方面,最近不少中小学校都解锁了健康膳食“新菜单”。例如石室东部学校聚焦青少年体重健康管理难题,通过“运动+营养+中医”的创新模式,打造立体化健康成长方案。
学校秉持“膳食金字塔”的理念,坚持均衡搭配、节制有度、顺应天时、洁净为本的原则,将膳食理念化作舌尖美味,选取时令蔬菜,既能保证小朋友们每天的午餐营养美味,又能帮助调理脾胃功能,每道菜都是“会说话的中医教科书”。
吃得健康,还要动得科学。为了让更多学生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广东、江苏、浙江、湖南等地通过课间15分钟改革、每天1节体育课等行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落地。
除此之外,不少学校还有相关的课程上新配合,课程围绕普及合理膳食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传承健康饮食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健康饮食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小学生体重管理绝非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的长期工程。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外,社会支持也至关重要。需加强政策引导以及健康科普宣传,同时加强基础锻炼设施建设,并对学校周边小卖部、流动摊点等定时巡查,加强监管,共同营造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社会环境。
全社会应营造体重管理的良好氛围,全面普及超重肥胖防治的健康知识,助力超重肥胖儿童科学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给孩子更加轻盈健康的未来。孩子的未来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让我们共同为下一代构筑坚实的健康防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过程中收获强健体魄与积极心态。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