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学生营养餐或将迎来更规范服务。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该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
我国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校园配餐是学校供餐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少学校因为各自原因无法自建校园食堂的,需要由专门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来承担起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营养餐的制备及配送服务。校园配餐覆盖面广、环节多,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校园配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从校园配餐的特点来看,一般由市场化企业在校外制作、配送,本身放大了与学校、师生和家长信息的不对称局面,容易留下监督“死角”。近年来,一些曝光的乱象反映出校园配餐的部分问题,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运输过程等环节出现隐患导致学生健康受到威胁,甚至造成食品安全事故。过去一段时间,学生营养餐问题频繁引发关注,部分家长对于学生营养餐以及校园相关配餐服务时有质疑之声。
事实上,此前已有不少地方出台规定,明确实行配送餐单位信息公开制度,且建立配送餐满意度测评制度。而此次《指南》要求餐食加工过程须上网公开,则是进一步细化了公开、监督的颗粒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出台学生营养餐国标有其必要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严格食品药品监管,抓好校园学生餐。校园配餐服务相关国标出台可谓正当其时。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要让学生营养餐吃得安心、放心,就必须通过制度约束,用“有形的手”护住食品安全底线。
全链条的规范指引旨在打破家长和校园配餐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学生营养餐制作流程更加透明、清晰,同时也对配餐服务企业提出更高要求,规范配餐服务,确保师生就餐体验和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让校园配餐服务落地需要形成责任闭环,企业需要按照国标自查自纠,保障校园配餐服务质量;相关主体单位需要建立监督机制,让家长以及学生能够24小时全方位、全流程进行监督,同时通过校园陪餐等制度,评判学校餐食质量,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技术革新对于相关标准落地至关重要,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食材溯源不可更改、利用AI监控等实时监控配餐全流程等方式,形成技术支撑与公众监督的合力。
一餐一饭总关情,学生们捧起的饭盒,关乎亿万家庭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只有监管到位,“实质管控”成为全国校园厨房不可动摇的底线,国标才能真正滋养下一代,真正让“国标”转化为校园配餐行业人人遵守的制度红线、人人敬畏的行业规则。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