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若问你曾经最爱看的少儿节目是什么,答案一定有很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独家记忆,《大风车》《智慧树》等经典节目,会掀起“80后”“90后”“95后”的一波回忆杀;《我爱古诗词》《科技创新小达人》等热播节目则是当下孩子们的热议话题。
一直以来,少儿节目在满足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少年儿童为中心进行精品创作的少儿节目对少儿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群体超2.5亿人。进入新媒体时代,孩子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途径显著增加,少儿节目在网络视听内容的“围攻”之下,面临不少挑战。与此同时,少儿节目建设自身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些少儿节目脱离了少年儿童的喜好和习惯,存在成人化、过度商业化和泛娱乐化等现象。有的节目让未成年人浓妆艳抹,着装成熟演唱爱情歌曲,背离了儿童节目初衷;有的节目与商业机构合办,商业味道过浓,一味宣传推销;有的节目一味要求娱乐性而忽视教育属性。除此之外,一些创作者对儿童节目的重视度明显不够,近年来不少少儿节目都在模仿或套用经典的节目样式,与少年儿童的兴趣脱节,节目质量不高。
针对问题,在少儿节目创作过程中,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并加以创新,赋予作品深刻的艺术性,讲好少儿故事,让孩子们喜闻乐见。同时,当代少年儿童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鼓励各平台强化少儿内容的知识性、科普性,积极研发寓教于乐的节目。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青少年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重新认识古老汉字的美妙,一笔一画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单独设置了12岁以下的少儿团,为孩子们的背诗诵词预留一方展示空间。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少儿节目的创新离不开技术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国内首档少儿类XR节目《少年的奇幻世界》,采用5G+XR+AI等多种技术元素,通过创建数字3D环境,还原出盘古开天、仓颉造字、愚公移山等一系列中国神话里的奇观,给少儿观众带来了深度沉浸的场景体验。
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少儿节目的监督管理,引导节目制作方从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少儿节目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水平,打造真正受少儿欢迎、具有教育意义的优质少儿节目。
“少年强则国强”,一个民族对文化自信和主旋律的弘扬应该及早地进入少年儿童的视野。少儿节目本身秉承着教育儿童的社会责任,应不断拓展深度,同时扩大少年儿童的受众,让少年儿童浸润更浓厚的文化底色,让少年儿童更好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未来,乐见更多面向新时代的优质少儿节目,在专业与趣味当中,为少年儿童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