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2013年秋天,当“一带一路”一词首次出现在媒体头版头条时,很少有人能准确预见,这项崭新倡议将会给世界和中国带来怎样的改变。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从大众餐盘中日渐丰富的瓜果香料,到丝绸针线在欧亚大陆的不同角落穿梭,从芳香茶茗远销海外,到语言文字彼此交融,无不铭刻着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印记。
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与欧亚国家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作为联通沿线各国民心相聚的关键-教育,正在集中发力,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
鲁班工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鲁班工坊”成为中国境外办学的“新名片”,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鲁班工坊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技术驿站”。工坊采取“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方式,用中国标准培训当地教师,再由当地教师教授学生,在认同的基础上,将中国职业教育优秀成果与其他国家分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中国古话,如今正伴随着“鲁班工坊”以及工匠精神,在新丝路上熠熠生辉,成为铺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幸福路”的不竭动力。
孔子学院:中文为媒,交流做桥
自2004年我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挂牌以来,孔子学院历经十余年发展,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结出了累累硕果。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的孔子学院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多地孔子学院的建设蓬勃发展,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维系人民友谊的重要纽带。孔子学院伫立在世界各个角落,悄无声息地带动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们感受、学习中华文化,助力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得更加深远、更加广泛。
十年回眸,山容海纳。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未来,世界更需要构建不同文明间的真诚对话,消除误解、打破隔阂,以新声推动交流,用交流擘画繁荣。
教育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剂和润滑剂的功能,又具有“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属性,“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正在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契机。
世界眼中的“一带一路”是什么样?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等大型基建工程;有人说是在中国智慧贡献之下安装的一盏盏路灯、修建的一间间诊所;更是孔子学院、“汉语桥”夏令营、鲁班工坊这样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繁荣之路。
滩涂成良港、天堑变通途,商贸的互通有无、人文的交流互鉴,都折射出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非凡成就。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青年也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注入强大蓬勃的力量。共建“一带一路”,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到“一带一路”发展建设当中,在青春力量的澎湃推动下,讲好中国故事,为全球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