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成都市10个区(市)县
被教育部认定为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成都市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温江区、双流区、彭州市等10个县(市、区)被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第一。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是成都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升维”,也是惠民生、增福祉的暖心实践。成都市自2013年在全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市的战略先导,按照“更高水平、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内涵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固强补弱,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发展呈现格局性变化,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65%,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异不断缩小,通过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的“高位进阶”,有效带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中和中学润和分校开展“强体魄、全员共参与;健身心、师生共成长”第二届全员运动会
成都高新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区域义务教育整体扩优提质。强化政府资源保障,教育投入持续实现“两个只增不减”,近3年新开办学校14所,改扩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2.4万个,有效化解“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暖心暖胃”“午小憩”“强健体魄”三大工程,全面提高学生餐饮质量、午休条件、运动能力。2024年,“午小憩”工程为50所中小学校起始年级定制午休躺睡桌椅3万余套,惠及学生3万余名;“暖心暖胃”工程投入区级财政资金1.9亿元补贴师生食材费,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开展“春风吹新绿 劳动正当时”种植园系列活动
锦江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勠力绘出“品位锦江,幸福城区”教育新画卷。保障有力度,规划优先安排、投入优先保障、资源优先满足,近5年调增教育用地57.4亩、新增学位7.2万个,实现智慧交互课堂、数字校园等应用场景全覆盖。办学有温度,组建七中育才等9个名校集团、成员学校48所。率先建立区县级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迭代“五育”融合课程实施方案4.0,形成“三教四方”育心体系,护航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质量有高度,获评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立双“15”科教生态圈。成立全省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构建起“四全三联动”全域共育新格局。
“科技逐梦想,创新畅未来”—青羊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青羊区将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区的重要抓手,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五年,义务教育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15.26个百分点,高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13个百分点。专项修编、控规调整,调增教育用地200余亩,“一校一案”拓展育人空间,新改扩建学校23所,新增学位36900个。依托区域文博资源,打造“一公里学堂”,丰富育人资源。聚焦“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前瞻谋划,驱动新建学校高位发展;经费、平台、考核三倾斜,驱动薄弱学校提质发展;集团化“四同三共享”,驱动名校引领发展。
金牛区校园足球获市运会青少年男子甲组足球比赛冠军
金牛区锚定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目标,着力推动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就学机会、办学质量、学生成长“五个均衡”。近三年来,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学校49所,新增学位3.9万个;保障4.85万名随迁子女就学,占五城区总数的1/3;区域推进“一校一品”建设,深化集团化、学区制改革,建成市级基础教育名校集团12个,相关经验入选全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四川省学区制治理典型案例;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金牛路径,实施“双减”改革“六大提质工程”,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数等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连续四年“双增长”。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同学们“一分钟展示”
武侯区聚焦“四力”提升,深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三年攻坚”行动,制定有机更新专项规划,近五年新建投用义教段学校13所,增加学位1.97万个,整体提升区域发展实力。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实施“两自一包”改革,组建名校集团14个,推动教育治理、课堂教学深层次变革,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促进教师培养交流,实施教师“四项关爱计划”“职业幸福五项行动”和名师优师专项激励机制,持续增强教师成长动力。建成水韵园和“武侯家长学校”,创建艺体类示范校、特色校141所,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近视率连续三年下降,全面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成华区“东郊杯”校园足球超级联赛开幕式
成华区始终坚持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取向,聚焦优质均衡,聚力优质倍增,接续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教育强区幸福工程,持续擦亮“优教成华”城市名片,近十年高标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0所、新增学位8.4万余个。坚持“名校+”“高校+”“引进+”策略,引育并重全面提升优教品牌,创新培育“大德育生态圈”“成华校超”等素质教育品牌,创建省市领航学校、名校集团等40余所,获评各类特色学校130余所(次),培养正高级教师、省市特级校长(教师)、学科带头人等700余名,义务段教育质量持续位居全市一流方阵,“一出家门就有好学校”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成都市大弯中学“校园银杏节”
青白江区以“保障先行、师资优化、五育并举”为路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近3年,教育投入持续实现“两个只增不减”,投入13.78亿元实施学校建设等项目23个,新增学位8190个。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工程,引育名优教师400余人。推行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年均交流教师占比15%(骨干教师占比28%)。全域推行集团化办学,创新实践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五育”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升。目前,全区义教段市级新优质学校占比达95%,学业水平校际差异显著降低,形成“全域优质、高位均衡”发展新格局。
温江区开展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活动
温江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塑“品质教育”品牌,不断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近三年投入约40亿元,新改扩建项目10余个,新增义务段学位约3.5万个。与驻温高校共建义务段学校6所,引进优质资源领办学校3所。实施“三雁工程”,培育省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300余名。在全国义教段率先推进学历案,改革成果获基础教育省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率先实施“五育并举·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监测,获省教育评价改革案例一等奖。深化“校家社医”联动机制,心理案例获评全国优秀,获评全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区。
双流区棠湖小学参加首届“西部学校音乐周”展演活动
双流区坚持把教育作为城市发展“先锋力量”,“十四五”以来出台《关于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支持政策10项,建成10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19个提升改造项目,新增学位3.1万余个。出台队伍建设专项政策4项,引进、培育市级以上优秀教师348名。设立“双减”专项经费5500万元,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聚焦“双新”构建课程改革样本,全区5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立全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打造优质教育资源3.9万余个,下载量超过31万次。两次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1+5+N”双流模式被全国推广。
彭州市隆丰小学在彭州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的百人集体舞展示
彭州市努力做好“三篇文章”,以教育之强筑牢城市发展之基。做好“均衡”文章,整合乡村学校15所,投入15.4亿新增城区学位1.2万个,引入石室中学等8个优质学校资源,入选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培育试验区”。做好“优质”文章,实施教师“十百千工程”,探索教师管理机制和教育综合评价改革,获批省教育评价改革协同研究实验基地,校(园)长任期督评试点经验全国推广。做好“特色”文章,创建国、省、市级特色学校称号175个,5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省川剧传习展演6连冠,舞蹈、川剧亮相央视。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